SF型打散分级机装配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2015-08-18

林亿良
(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炼石水泥厂,福州粉磨站,福建福州 350101)
  福州粉磨站采用的HFCGl40-65辊压机配套的SF600/14型打散分级机(装机功率55kW+45kW,处理量220~330t/h,总重35t),于2003年5月投入运行,因振动过大,2006年2月进行了系统性检修,更换了立轴轴承、打散盘,重新制作了挡料筒。检修中发现,SF型打散分级机在装配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作一介绍。
  1 存在的问题
  1)如图1所示,立轴(中空轴及风轮轴)顶部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和深沟球轴承支承。安装轴承时,必须保证立轴轴向载荷落在圆锥滚子轴承上。由于厂家提供的与轴承配合的立轴轴颈尺寸在公差k6范围内,与轴承配合,需要热装,这就要求在安装完深沟球轴承之后,安装圆锥滚子轴承时要注意其内圈落位的准确度,落位高了圆锥滚子轴承不受力,轴向载荷将全部落到深沟球轴承上,造成深沟球轴承过载而提前失效,落位低了待冷却后圆锥滚子轴承会抱死。安装难度大。
  2)打散分级机各油封唇口均朝上,各轴承润滑腔相对独立,运行中产生的废旧油脂积存在底部无法排出,到一定时间后就得抽轴清洗、更换润滑脂,维修工作量大。
  3)如图2所示,安装时立轴机座垫得过高,造成挡料筒内筒与打散盘底面间隔S过大,从反击衬板反弹过来的物料穿过该间隙,进入挡料筒内筒落到风轮后盘上,对风轮后盘造成冲刷磨损。我公司2台SF550/120打散机的风轮都曾因此提前失效。
  4)风轮与引风管之间有150mm左右的间隔,见图2,风轮进风口完全裸露在外,负压区大,形成多方位进风。一方面,从风轮鼓出来的部分气流被吸回,造成短路,影响分级效果;另一方面,部分携带着粉料的气体从侧面进入风轮时对前盘产生冲刷磨损。在实际生产中,风轮前盘往往因此比叶片更早磨损失效。
  2 改进措施
  1)考虑到立轴已有深沟球轴承径向定位,圆锥滚子轴承内圈可以在端面摩擦力的带动下运转,故将圆锥滚子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改为间隙配合,即将与圆锥滚子轴承内圈配合处轴颈尺寸磨小(尺寸控制在公差f6范围内),让圆锥滚子轴承内圈能轴向移动,从而解决了圆锥滚子轴承因内圈落位误差而造成的不受力或抱死的问题。
  2)除打散盘及风轮顶部油封外,将其它油封唇口均改为朝下,这样积存于轴承腔底部的旧油脂不但能在自重及压力的作用下通过油封唇口及迷宫密封及时排出,各轴承腔内保持着干净的润滑脂,而且对迷宫密封还能起到保护作用。中空轴轴承腔内废旧润滑脂从主轴承座底部直接排到打散分级机盖板上,风轮轴轴承腔内废旧润滑脂从风轮轴底部排到风轮后盘上。
  3)调整立轴机座垫块,让立轴总成下移,使打散盘外圈锤头衬板挡住挡料筒内筒顶部,避免了物料进入挡料筒内筒。考虑到挡料筒制作、就位时存在的误差以及外圈锤头衬板挡边露出的高度,将挡料筒内筒与打散盘问隔S控制在5~10mm。
  4)将引风管加长,直接插入风轮进风口内部20mm,引风管与风轮进风口径向保持l0mm左右的间隙,让风轮轴向进风。考虑到风轮的装拆方便,将引风管改成三段法兰式连接,见图3。
  3 结束语
  上述改进有利于改善打散分级机的运行状况,降低风轮等零部件的损耗,延后大修时间。当然,改进中应当注意立轴安装的精度及打散盘衬板的配重。改进后,一要在定期补充润滑脂的同时,注意清理落到打散机盖板及风轮后盘上的废旧润滑脂(落到打散分级机盖板上的废旧油脂可随时清理,落到风轮后盘上的废旧润滑脂则需在停机补充润滑脂时清理);二要随时观测立轴水平方向的振动。
 
来源:《水泥》200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