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90-2轴流压缩机轴承座漏油故障分析及处理

2015-08-17

何智1 高超2 王三俊3 高永卫2 王广军4
(1.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学院 陕西咸阳 712081;2.西北工业大学翼型叶栅空气动力学国防重点实验室 陕西西安 710072;3.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 陕西西安 710072;4.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2)
  摘 要:针对西北工业大学NF-6风洞(增压连续式跨音速风洞)AV90-2轴流压缩机试车调试期间出现的轴流压缩机轴承座漏油问题,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加大回油孔和回油管路,在压缩机进、排气端轴端密封套上增加密封环,以及在压缩机两端回油腔体上增加放空管路等改进措施。改进后使用结果表明:轴流压缩机运转正常,润滑油回油通畅,压缩机轴承座无润滑油泄漏。
  关键词:轴流式压缩机;风洞;密封
  西北工业大学NF-6风洞是目前国内一座增压连续式跨音速回流风洞。风洞为水平布置(见图1),马赫数为0.25~1.2,试验雷诺数Re为15×10 6 ~23×10 6 ,Z大工作压力为0.55MPa。风洞用的AV9022轴流压缩机是由陕西鼓风机有限公司为NF-6风洞专门设计的,是我国台国产化风洞专用压缩机。压缩机为轴向进气、轴向排气、水平剖分结构,进气压力为0.1~0.55MPa,进气温度为-20~55℃。
  AV90-2轴流压缩机主要由进气段、叶片承缸、排气段、调节系统、转子等部分组成。其结构见图2。由于采用轴向进、排气结构型式,使得压缩机轴承座只能处于流道内部。压缩机轴承采用滚动轴承,因轴径大、转速高,所以机组轴承采用喷油润滑。润滑油从壳体侧面的筋板进入轴承座,从下面的回油孔排出。在NF-6风洞调试阶段,AV90-2轴流压缩机曾多次出现轴承座多处漏油故障。本文作者对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1 压缩机转子两端轴承座漏油问题
  由图2可见,AV90-2轴流压缩机在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设计有轴端密封,型式为拉别令密封。密封片镶在轴上,其数量由计算确定,密封间隙的大小可通过调整密封套圆周上的调整块来实现。在转子进气端的轴承座两侧各设计有一件油封,排气端的轴承座一侧设计有一件油封。在NF-6风洞调试期间,压缩机进油压力设定为0.15MPa(轴承润滑要求的油压);压缩机转速设定为1500r/min(压缩机额定转速为2200r/min)。结果发现:当风洞进行常压试验时,压缩机两端洞体内有大量油液,AV90-2轴流压缩机转子上也发现有大量油液,经检查发现轴承润滑油主要是通过转子两端的拉别令密封泄漏的;当往风洞内输入压力为0.20MPa空气时,润滑油从联轴器处外漏严重,并且随着输入空气压力的增大,泄漏量随之增大,同时发现回流的润滑油中混有大量空气,且回油流量很小。
  AV90-2轴流压缩机作为NF-6风洞的关键设备,如果压缩机轴承座漏油,一方面油滴会随高速的气流一起高速运动,有可能损坏实验物及损坏(污染)风洞设施;另一方面油液还会改变空气介质的成分从而影响实验结果。如果拉别令密封泄漏量大,气体通过轴承座泄漏会使轴流压缩机的流量降低;同时随着轴承座内气体压力增高,可使进、回油困难,进而影响轴承润滑,加速轴承磨损。
  2 原因分析
  经过对压缩机拆卸检查,发现压缩机漏油主要由以下问题引起:
  (1)压缩机转子两端轴承座上的回油孔与缸体上的回油孔不同心,同时回油孔孔径太小,可能导致回油不畅通,致使轴承座内大量积油。这主要是零件设计及加工工艺方面的问题。
  (2)AV90-2轴流压缩机进、排气端轴端密封(拉别令密封)密封效果不理想。拉别令密封是利用节流降压来减少流体的泄漏量,其优点是非接触式,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缺点是泄漏量大。单就拉别令密封本身来说,它是无法实现完全密封和零泄漏的[4]
  (3)常压调试阶段,空气高速流动,轴承座外形成负压,因此轴承座内的积油从拉别令密封泄漏到转子上及洞体内。 
  (4)加压调试阶段,由于使用拉别令密封会产生不可避免的气体泄漏,进而使轴承座内憋压。轴承座内憋压,会造成进、回油困难。联轴器处润滑油外漏,主要是由于轴承箱回油不畅和轴承座憋压引起的。
  3 解决方案
  根据上述原因分析,决定采取如下解决方案。
  (1)将压缩机转子两端轴承座与相应缸体配钻并将回油孔从φ20mm扩为φ30mm,将回油管路相应加大,清理干净加工后的铁屑及焊渣,使回油畅通。
  (2)对压缩机进、排气端的轴端密封型式进行改换,以提高密封效果,降低气体泄漏量,从而减少因泄漏气体对进、回油的影响。有以下4种型式的密封可选择:碳环密封、浮环密封、双端面机械密封[5]和干气密封。浮环密封存在内泄漏较大,浮环密封的油气压差很小,控制系统复杂,造价高,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
  若采取将原密封改为双端面机械密封或干气密封的方案,虽然密封效果好,但存在压缩机结构改动过大,零件加工数量多,购买密封体费用高的问题。为了克服拉别令密封泄漏量大的缺点,可以使用小间隙的碳环密封。碳环密封的优点为:密封为干运转状况,不需要润滑剂来润滑;同时因没有旋转组件安装在轴上,因此不会产生附加的轴振动;由于径向间隙很小,其泄漏量与普通的拉别令密封相比要小很多,不到拉别令密封泄漏量的1/10[2]。如果使密封齿与密封环实现零间隙,甚至可达零泄漏。同时对改造AV90-2压缩机轴承润滑密封系统而言,压缩机结构无须大的改动,只需在原有密封套上增加密封环即可。考虑到这几种密封方式的优缺点和实施的可行性,Z终确定了在压缩机转子进、排气端的密封套上各加3道碳环密封圈的方案(如图3所示)。碳环加工前,需精测转子相应的密封齿,精加工碳环密封,使密封齿与密封环尽量实现零间隙。
  (3)在压缩机两端回油腔体上增加放空管路,使泄漏到腔体内的气体及时排出,从而保持腔体内不憋压,使进、回油顺畅。
  4 效果
  在对AV90-2轴流压缩机轴承润滑密封系统改造后,本文作者进行了NF-6风洞调试。同样设定压缩机进油压力为0.15MPa,压缩机转速为1500r/min。首先在常压状况下,压缩机空运转,然后往风洞内输入0.05~0.20MPa压力的空气(输入空气的压力从小到大依次递增,每升高0.05MPa压力,均对压缩机进行检查,每一阶段运转5min)。结果表明:AV90-2轴流压缩机运转正常,润滑油回油通畅,轴承回油温度均低于正常工作温度的允许值,轴流压缩机主轴的振动值满足设计要求,冷油器出口油温低于40℃。AV90-2轴流压缩机转子上及其周围风洞内壁均无油迹,联轴器处无润滑油泄漏。
  参考文献
  【1】刘令勋,刘英贵.动态密封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2.
  【2】王玉明,杨惠霞,姜南.流体密封技术[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4(3).
  【3】沈理斌.富气压缩机轴端密封型式的应用比较[J].风机技术,2003(4).
  【4】高光藩,张牢牢.迷宫密封性能影响因素分析[J].风机技术,1997(6).
  【5】顾永泉.机械密封实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来源:《润滑与密封》2006年1月